距震中51千米的宜賓市,預警時間10秒,預估烈度5.2度;距震中80千米的瀘州市,預警時間18秒,預估烈度4.6度;距震中111千米的自貢市,預警時間27秒,預估烈度4.1度……此次地震由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下稱減災所)與應急管理部門聯合建設的大陸地震預警網成功預警。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地震預警相關技術為我國自主研發。
“減災所已研發了全球領先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地震預警技術,使得我國成為繼墨西哥、日本之后世界第三個具有地震預警能力的國家。”四川省地震預警重點實驗室主任、減災所所長王暾在接受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地震預警是在震中正發生地震但還沒有對其周邊目標區域造成破壞前,利用電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給目標區域提供幾秒到幾十秒的預警時間。自2008年成立減災所以來,王暾帶領團隊開展多項技術攻關,如今已經擁有10件發明專利,均為核心技術。
“這些專利在地震預警上具有核心競爭力。比如我們通過優化地震預警技術方案,讓地震預警響應得更快,且減少誤報。”王暾所說的是減災所在全球率先提出的基于分布式計算的地震預警技術方案,其已經獲得了發明專利“一種分布式地震預警信息處理方法及系統”。該系統能夠實現從傳感器到接收終端的、全自動的秒級響應。該專利表明,預警信息接收與處置設備分布于各設防地區,用于接收預警中心服務器輸出的預警信息,然后發布并處置所述的預警信息。各臺站的預警關鍵信息在臺站處進行計算并傳到預警中心,可以減少實時數據流的傳輸,節約通訊成本,且可提高數據的時效性。
實際上,從2011年4月中國首次發出地震預警信息,到2013年3月我國地震預警網絡系統覆蓋了40萬平方公里,成為當時全球最大的地震網絡系統,再到如今減災所與地震部門合作建設的大陸地震預警網覆蓋面積達220萬平方公里,覆蓋我國地震區人口90%,我國地震預警的技術發展之路愈加寬廣。在王暾看來,這得益于我國日益濃厚的創新氛圍對創新的支持。“我們希望做促進技術進步的標桿,把地震預警做得更好。”王暾告訴記者。
多年來,我國十分重視在相關領域的技術創新與知識產權保護運用。我國實施自然災害監測預警信息化工程,提高多災種和災害鏈綜合監測、風險早期識別和預報預警能力;同時實施自然災害防治技術裝備現代化工程,加大關鍵技術攻關力度,提高我國救援隊伍專業化技術裝備水平。2014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應急產業發展的意見》,其中要求,加強政策引導,激發各類創新主體活力,加快突破關鍵技術,不斷提升應急產業整體水平和核心競爭力。同時,該意見指出,加強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促進應急產業科技成果資本化、產業化。
有關專家表示,在自然災害面前,人的力量顯得相對薄弱,這樣自主創新服務社會的典型案例令人欣慰,十分難得的是,減災所及時有效地進行知識產權保護,通過相關合作讓創新成果得到轉化,實現知識產權的有效運用,更是創新者們值得學習的。他同時表示,多年來,我國應對自然災害的創新研發成就有目共睹,我國的創新者還應不斷加強自主創新和知識產權保護運用等的能力建設,不但為人們的生活形成安全保障,也讓知識產權成為相關研究機構及企業開展創新工作的保障。(知識產權報 記者 吳珂)